科技情報
-
一個不小心又撿到外星科技?! SONY發表能夠拍攝50MP@30FPS連拍的Alpha 1無反相機
熟知SONY家相機產品的玩家,應該相當清楚SONY對於全片幅無反相機系列規劃有很清晰的劃分:A7主打平均用途、A7R主打超高像素、A7S為錄影專用、A9則是為動態場合而生。 雖然明確的劃分可以讓玩家們挑選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,但另一方面也就代表不同系列各有其不足之處,因此如果可以,又有誰會不希望有那麼一台融合所有系列優勢的夢幻機種呢?於是乎,在大家敲碗多年後,SONY真的端出這麼一款名為「A1」究極全片幅無反相機。 小編稱A1為究極絕不是空穴來風,這台相機搭載了1片50.1MP的Exmor RS感光元件,內嵌了759個對焦點可涵蓋了92%的畫幅,並且能夠以每秒120次的連續對焦/曝光計算進行30FPS的「全像素」、「無黑畫面」連拍!你沒看錯,是「全像素」,而且還能張張有進行曝光與對焦的那種,目前能達到這樣壯舉的相機,也真的只有SONY了。 要實現如此龐大的資料運算量,相機內部的處理器自然是功不可沒,SONY在A1機身中塞進了兩顆BIONZ XR處理器,強大的運算能力比過往機種要高出8倍之多,除了可以實現前面提到的超強連拍功能外,也讓A1擁有更好的電子快門變形抑制(號稱比A9 II強1.5倍)、快門防閃爍、1/400機器快門與1/200電子快門的閃光燈同步(快門同步能支援的快門速度越快越好)。 此外,A1在錄影功能方面也是同樣的強大,能夠實現全畫幅無裁切、4:2:2色度抽樣的4K@120FPS錄影功能外,藉由改善機身的散熱設計,讓A1還能錄製30分鐘8K@30FPS的影片!是目前SONY無反相機中唯一能達到此功能的產品。 同時A7SIII上的10bit S-Log3、HLG、S-Cinetone、五軸五級防手震、即時眼部對焦等特色也通通都有移植到A1上,裝置還可透過標準尺寸的HDMI線連接進行16 bi RAW外錄。 最後在其餘的細部規格方面,相機使用了一片更新率高達240Hz的944萬點的觀景窗,其放大倍率達0.90x、I/O方面支援雙CF記憶卡、USB 3.2 Gen2(終於…)、和1000BASE-T LAN網路連接,而在無線連接方面,A1支援了5Gmm頻段的FTP資料傳輸,讓玩家能夠在與手機無線連接的時候,畫面的流暢度能夠更高,操作也更即時。 只是,要把規格堆到如此兇猛,自然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,A1的官方定價達到了6,500美元!換算台幣接近20萬元,看來想體驗極致的玩家,口袋的深度真的也要夠深才行啊!(小編在此徵求乾爸、乾媽包養wwww)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Raja Koduri公布Xe-HPC核心實體照、Intel不再擠牙膏準備開始大爆發了嗎?
好吧!有壓力才有進步這句話看來不假,面對對手的強大輾壓一波波之下,Intel不僅將換上新的CEO、而且產品推出時程也總算有些進度可言,雖然大家還是詬病11代桌上型處理器仍舊14nm+++,不過緊接在後的Alder Lake這款12代版本也將採10nm、而且會在2021下半年跟大家見面,這下Intel算是要睡醒了嗎? 轉投Intel陣營的原A家大將Raja Koduri也終於丟出了第一張Xe-HPC的實體照片,從Twitter上頭可以看到Raja發布的訊息,看來自家的小孩總是最漂亮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! 從Xe的系列產品大表上可以看到幾款有關的版本,先跟玩家見面的是最底下的Tiger Lake以及傳很久的DG1,這段期間透過在筆電上的11代Tiger Lake處理器搭載Iris Xe內顯的效能公布,看來的確有擺脫萬年UHD內顯的存在優勢,也比較可以跟對手4000系列的Vega內顯比拚高下,雖然目前還看不到其他Xe版本的露出,不過如果照這樣加速進度的情況來看,或許可以稍稍微的期待一下。 這次露臉的Xe-HPC從圖中也可以看到將基於Foveros CO-EMIB封裝技術,也將會採用Intel 10nm SuperFin架構製造,Raja Koduri也在Twitter上頭說了,總共會有7種先進的Silicon技術,而根據這張GPU照片也可以看出似乎有8個計算核心,而兩個模組分別有4個HBM堆疊,雖然更多細節尚未公布,但從Raja正式公布實體照片的同時,也意味著未來有望在下一代的採用Sapphire Rapids架構的Xeon CPU上頭看到,總之,這次牙膏又多擠了一些囉! 另外,今天Intel也正式推出採用Iris Xe獨立顯示晶片的桌面版顯示卡可以出貨了,首發包括了華碩與七彩虹,目前僅會在OEM出現、不零售。從實體的ASUS DG1-4G這片顯示卡照片可以看到,採用了大面積的鋁合金材質散熱片(無風扇),輸出部分則是提供了DVI x1、HDMI x1以及DisplayPort x1,看來,Xe系列要更全面性的推到市場上已經明顯的不遠了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YouTube頻道: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 Telegram頻道:
-
「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」成絕響?Konami解散旗下僅剩的3個遊戲開發部門
說起Konami,玩家們會想起什麼?是《沉默之丘》?《魂斗羅》?《潛龍諜影》?還是《純愛手札》?又或者是《宇宙巡航艦》? 總之, Konami所研發的眾多遊戲都在這50年間,帶給許多玩家不可抹滅的回憶,甚至Konami的密技指令「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」也幾乎成了「密技」的代名詞,不管有沒有玩過,至少都會聽過這個指令,但卻在2021年1月15日時,Konami突然解散了旗下僅剩的3個遊戲研發部門。 難道Konami不再做遊戲了嗎?《潛龍諜影》、《惡魔城》等經典IP也即將被出售嗎?根據Konami的後續聲明指出,這項消息指得僅僅只是公司內部重組,並且合併生產部門,並沒有關閉遊戲研發部門。 Konami在上個世紀的七零年代,主打大型街機遊戲,其影響力甚至在紅白機發售之後,也有數個作品移植其上,而說起來,真正可以確立Konami遊戲界地位的,還屬1986年9月在紅白機FC磁碟機上發行的《惡魔城系列》,同期的還有卡普空的《洛克人》,但Konami在當時的榮光可說是一時無兩。 之後一代街機傳奇《魂斗羅》在1987年上市,小編雖然不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,但卻也玩過《沙羅曼蛇》,以及時常被拿來與南夢宮所研發的《源平討魔傳》相比的《月風魔傳》,而在1986年時,有位遊戲製作人新血加入了Konami,並且在1987年7月時,也在MSX2主機上推出了他的首款遊戲《Metal Gear》,那個人就是小島秀夫。 九零年代那時,Nintendo推出了超級任天堂,霸佔了整個遊戲界不知多久,Konami也在這段期間除了移植作品外,也推出了許多經典IP的續集,如《宇宙巡航艦》、《超級惡魔城IV》、《魂斗羅Spirit》等等。 1992年,卡普空的《快打旋風II》讓格鬥遊戲席捲了整個遊戲市場,導致Konami的眾多橫向遊戲一時之間落了下風,於是推出了一款校園戀愛模擬遊戲《純愛手札》,就算是全日文介面,不少玩家仍然靠著攻略本,不為別的,就是要把藤崎詩織追到手。 九零年代可說是電子遊戲最蓬勃發展的時候,Konami除了《純愛手札》外,也在這個期間將觸手伸向了其他領域,包含稱霸運動類遊戲多年的《世界足球競賽》系列、以及RPG類型的《幻想水滸傳》,甚至在1998年推出的續作《幻想水滸傳II》,被視為2D PRG時代末期的最高傑作。 更在1997年於初代PlayStation上推出了《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》,被視為該系列顛峰之作,並且以大量養成與隱藏要素,為當時橫向遊戲立下了創舉;而《Metal Gear》在MSX2主機幾經浮沉,Konami終於在1998年時於PlayStation上發行《潛龍諜影》,以PS主機的3D視角將潛入式遊戲帶向一個新的境界,小島秀夫也因此聲名大噪。 嘿,不曉得玩家們還記不記得,在九零年代末與千禧年那段時間,「跳舞機」的風潮席捲整個台灣,湯姆熊的人潮全都擠在了跳舞機旁,而那可是Konami在1998年所推出的Dance Dance Revolution,甚至之後也支援PS系統,那時小編家裡有初代PlayStation,但卻不知道是誰去買了跳舞機回來。(笑) 千禧年前夕,恐怖遊戲迎來了新的光景,Konami也在這塊領域上推出了《沉默之丘》,遊戲中所營造的氣氛,到現在還是為人津津樂道,成為了恐怖遊戲中的其中一個經典,甚至還被翻拍成了電影。 而進入千禧年之後,踏進PlayStation 2的時代,Konami也沒有停下腳步,各項續作接踵而至,《潛龍諜影2》甚至在美國賣贏了《俠盜獵車手III》;《沉默之丘2》也直上百萬套銷量。 但Konami似乎在2004年之後遇到了些難題,除了經典續作雖然依舊大賣,但如《純愛手札》的續作已經沒有當初的悸動,《世界足球競賽》也被EA的《國際足盟大賽》奪去了風頭,後來的《沉默之丘4》更是讓Konami陷入了寸步難行的沼澤當中,不過《jubeat》此類按鍵式音樂遊戲,還是在街機界持續綻放光芒。 而到了2010年時期,Konami依舊難題未解,甚至有分崩離析的可能。2014年,《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》的製作人五十嵐孝司辭職、《純愛手札Girl's Side》的製作人內田明理與畫師也都相繼離開,甚至在2015年時,小島秀夫以及其團隊小島組更被Konami以重整理由辭去,但卻在之後立即公開招募新血來製作《潛龍諜影》系列續作,讓全世界玩家都以FYK這個hashtag來表達不滿。 2015年之後,Konami,新任社長早川英樹看準了「課長」們的荷包,將重心擺在了手機遊戲課金的運營模式上,但卻事與願違,Konami所研發的手機都存活不久。 2020年因為疫情的緣故,在Steam的統計數據上,同時上線以及線上購買率都創下往年新高,但Konami卻在2021年開春拋下了這顆「解散了旗下僅剩的3個遊戲研發部門」的震撼彈,雖然後續聲明說的是「重整」,在遊戲的開發上仍舊不會停止,但沒有了小島秀夫、沒有了續作餘威、成為玩家眼中釘的Konami還真能重返榮耀嗎?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銷售不如預期,傳蘋果砍iPhone 12 mini產能轉至生產Pro
隨著智慧型手機推陳出新,螢幕可以說是越來越大,相對的手機尺寸也會跟著加大,在iPhone上也處於同樣的狀況,雖然自iPhone X推出無邊框螢幕後有將這個趨勢稍微延緩了一些,但還是有許多果粉們希望能夠推出尺寸更小版本的iPhone,回到當年iPhone 4、iPhone 5年代時能夠一手操控整支手機的良好體驗。 近年來蘋果似乎是聽見這些果粉們心聲,不僅推出SE系列(初代SE真的是神機XD!),這次搭載A14處理器、重新導入iPhone 4、iPhone 5上的鑽石切邊直角邊框的最新iPhone 12系列,除了原本就有的標準版、Pro、Pro Max,還首次推出了尺寸更小、價位也更便宜的iPhone 12 mini來吸引小手機用戶。 但凡是第一次都一定夾帶著風險,可惜的是這次iPhone 12 mini銷售似乎不如預期,反倒是Pro的需求逐漸提高,根據PED30網站上看見的摩根士丹利投資分析報告,蘋果大砍近200萬支mini的產能轉至生產Pro來縮短Pro用戶下訂等待期。 為何iPhone 12 mini不受果粉們青睞呢?小編認為除了手機本身因為尺寸與大小關係,在規格與電量上與老大哥們有些許落差,另外一個關鍵在於價格,撇除其他競業手機,光是拿自家的相比,iPhone 12 mini的售價已經比iPhone 11還要高出新台幣4,000元,更是比iPhone SE 2020足足貴上新台幣10,000元整(皆以最低容量64GB版本來比較),處在一個要便宜不會買、不在乎售價的也看不上的尷尬地位。 雖然上述兩款舊手機均屬於4G的前代機種,不管是處理器還是其他硬體規格都略輸iPhone 12 mini,但5G也才剛起步,這些硬體差距嚴格來說也不會大到讓人必買不可,而前者iPhone 11有著大螢幕與電量優勢,後者iPhone SE 2020更是以同樣小尺寸加上超高CP值優勢保有一席地位,iPhone 12 mini這價格要吸引這階層的果粉們換機恐怕還是有些難度。 講直白點,12 mini的目標客群很大的可能與SE 2020重疊過多,而這些客群最大的考量之一就是CP值而選擇了SE 2020。 那還看的到13 mini嗎?雖然這次12 mini銷售不理想,但還在處於試水溫階段,小編認為要看到13 mini最大的關鍵之一在於SE是否會推出2021版(搭載A14版本)。 若蘋果不打算推出新SE,那到時13 mini就會拉大與SE 2020的規格差距來吸引用戶,甚至SE 2020就這樣停產,屆時就由13 mini取代SE系列也說不定(一個變相漲價的概念…),相反的要是iPhone SE 2021現身,就要回過頭來看SE 2021與13 mini價格策略要如何重新制定了,當然這些都只是小編的猜測,13 mini命運會如何,一切只能等iPhone 13正式發布囉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退休時間到了嗎?傳iOS15不再支援iPhone 6s/Plus與初代iPhone SE
2020年9月,iPhone系列迎來了iOS 14版本更新,除了全面優化系統之外,在玩家的個人化設定上著實下了不少功夫,更是加強了使用者隱私權,而對於舊手機、舊機型的支援與相容,iOS 14也是非常大愛,讓所有能夠使用iOS 13的機種全部都能升上iOS 14。 不過如今根據報告指出,蘋果(Apple)將在未來推出的iOS 15將有可能不再支援使用A9晶片甚至使用更舊晶片組的那些舊機種,以下則是消息所指出的,iOS 15不再支援的機種: ●iPhone 6s ●iPhone 6s Plus ●iPhone SE (2016年版) iPhone 6S以及iPhone 6S Plus在2015年9月9日推出,這雙人組不僅從iOS 9到iOS 14,支援了6個版本外,還是最後一款有3.5mm耳機孔配置的iPhone,也是最後一代有實體Home鍵配置的機種,在7代之後的Home鍵都是用利用Taptic Engine傳送震動回饋,讓使用者獲得實體Home鍵的擬真反饋,但只要沒電或關機,就不能再按下去。 而iPhone 6S以及iPhone 6S Plus也是首代導入Live Photo、3D Touch等功能的機種,玫瑰金機殼也在本代出現,在攝影功能上,也導入1200萬畫素的鏡頭,和iPhone XR同等,讓這雙人組雖然歷經6年,卻在目前的二手市場上,還是相當搶手。 在2016年3月21日時,蘋果推出了與iPhone 5S外型相去不遠,但卻擁有iPhone 6S性能的iPhone SE,甚至在售價上,對比正統後續機種都便宜不少,甚至可以直接挑明,iPhone SE就是地表最強的「4吋智慧型手機」,也因此一些老果粉、以及喜歡一隻手操控智慧型手機的玩家紛紛投奔這「Special Edition」的陣營,畢竟iPhone 6之後的圓弧設計,在某部分老果粉之前,有點不討喜。 某方面來說,iPhone 6S與iPhone 6S Plus是在iPhone演進史中的其中一道分水嶺,承了先也啟了後;iPhone SE對蘋果而言,是款非常特殊的手機,平易近人的售價,以及突然回歸經典的直角設計,雖然沒有言明,但卻有致敬的意味。 只是,即使iPhone SE再特殊、iPhone 6S、iPhone 6S Plus雙人組再搶手,蘋果似乎還是認為,它們的退休時間到了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因應挖礦市場需求,MSI將推出礦工專用卡GeForce RTX 3060Ti MINER系列?!
採用Ampere架構的NVIDIA RTX 30系列顯示卡,整體CP值都高出前代RTX 20系列不少,並受到玩家們的熱愛,即便是近期的RTX 3060Ti依然在台灣處於缺貨潮中,相信接下來的RTX 3060也會開啟一波搶購熱潮。 而這些龐大需求中,除了遊戲玩家以外,也包含了許多擴工買來挖礦,挖礦的熱潮其實早在幾年前比特幣飆升時就開始崛起,當時也有一波顯卡缺貨潮,雖然近年來比特幣可以說是起起伏伏,但礦工們的顯卡需求還是不減反增。 也因為如此,各家廠商們曾經就在Pascal架構上推出過礦工專用卡,把一些非挖礦需要的功能拔掉(如顯示輸出介面),價格上更相較遊戲卡便宜,不過由於保固期也一併縮短剩3個月(畢竟礦卡是全天候24小時運轉),不少礦工還是選擇一般遊戲卡,因此還是造成各家廠商的維修成本提升而改變保固認定(如先前MSI保固事件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為礦卡)。 面對這次到了RTX 30系列依然有許多挖礦需求,近日有網友在EEC網站發現兩款GeForce RTX 3060Ti MINER系列產品,以名稱來看很直白的就表明是礦工專用系列。 雖然規格還不明瞭,不過推測應該與RTX 3060Ti一般版相同擁有4864個CUDA搭配256 bit 8GB GDDR6記憶體,TDP為200W,自定義限制在120W時,RTX 3060 Ti大約可提供50-60MH/s的挖礦能力,I/O部分也相當有可能移除顯示輸出介面。 而之所以先推出RTX 3060Ti版的挖礦專用卡,原因可能是相較於老大哥們,RTX 3060Ti在價格上有一定優勢,不過目前台灣的RTX 3060Ti還是處於一卡難求的情況,實在是令人懷疑現在的產能是否還能一次應付礦卡、遊戲兩邊的需求,或許是考量到接下來擁有12GB記憶體並更便宜的RTX 3060即將上市,RTX 3060Ti的供貨可能就會逐漸穩定。 無論如何,礦工們究竟會不會買單,還是得看最終價格與保固內容,只怕重現當年Pascal礦卡的慘況,不僅無法解決公司維修成本高昂的問題,更產生礦卡滯銷的狀況,官方得好好思考如何制定相關策略了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老黃不使刀法,賣起了葫蘆裡的藥,傳NVIDIA RTX 2060、RTX 2060 Super即將捲土重來
RTX 3060這位NVIDIA家四公子,在CES 2021線上發表會上公然脫下了Ti詞綴,準備於2月底在攪亂入門顯示卡市場的一池春水,雖然脫下詞綴之後,13 TFLOPS與25 TFLOPS的效能對應Ti的16.2 TFLOPS 和 39.7 TFLOPS都低上了一些,但卻配置了12GB DDR6記憶體,比原先Ti版的8GB還高,且價格預計為台幣10,900元起,玩家們如果手上的遊戲或是應用程式更需要記憶體、而不是光線追蹤的話,選RTX 3060或許會比Ti版還來得更好。 但奇怪的是,根據Overclocking.com所報導的消息,NVIDIA打算復甦早已停產的RTX 2060系列,將RTX 2060與RTX 2060 Super重新推向市場,但作為RTX的後續系列,RTX 3060才正要在2月底上市,老黃刀法使完,收起了刀,拿出了腰間的葫蘆仰頭一灌,但那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? 除了三星所代工的8奈米製程GPU上有良率的問題,在GDDR6記憶體模組上也遇到了短缺情況,但也有可能在疫情之下,導致產能縮減也說不定,因此RTX 30系列缺貨,變成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,然後導致了黃牛猖獗,雖然在台灣,這情況並不嚴重,但放在全球,缺貨的確是越來越嚴重。 因此,我們是不是可以合理懷疑,RTX 2060系列的重新復活,有可能是因為RTX 3060會非常缺貨,甚至上市時間有可能會跳票? NVIDIA在去年降低RTX 2060系列的售價,RTX 2060 6GB的價格為299美元,而GeForce RTX 2060 SUPER的價格為399美元,可消息指出,即將捲土重來的RTX 2060價格將會超過300美元,逼近四公子RTX 3060 12GB的價格,甚至一張RTX 2060 Super的售價恐怕會賣得跟一張RTX 3070一樣價格,直接突破400美元大關。 但可別忘了,根據NVIDIA的說法,RTX 3060的光追效能是RTX 2060的兩倍,因此不太可能用接近相同的價格買到只有一半的效能,但如果售價消息屬實,那RTX 2060的重現江湖將變成一則笑話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16C/24T的Intel Alder Lake-S現身於SiSoftware中,確認支援DDR5-4800
即將升空的Intel新一代處理器Rocket Lake-S,維持一貫的14nm製程,核心數最高來到8C/16T,時脈則是高達5.3 GHz,官方更宣稱i9-11900K在遊戲效能上略贏了對手Ryzen 9 5900X,我們都知道通常在遊戲上不一定能支援所有核心(取決於遊戲設計),有時候單核效能才是關鍵之一,Rocket Lake在遊戲效能上能略贏Ryzen 9 5900X或許就是依靠強大的單核效能。 即便如此,相信玩家們的目光還是會放在預計下半年發佈的Alder Lake-S,畢竟大家已經不想再看到14nm+++(∞),況且Rocket Lake-S就算搶回最強單核效能寶座,最旗艦的i9-11900K在多核心效能上依然處於劣勢是不爭的事實。 據先前大神們曝光的跑分數據與零售商釋出的價格來看,i9-11900K的多核效能不僅輸給前代i9-10900K,價格上也相對便宜(少了2顆果然還是有差),不難聯想Rocket Lake-S只是個過渡期產品。 而Alder Lake-S就不同了,目前傳言Alder Lake-S不僅採用大小核架構(大核心為 Golden Cove 小核心則是Gracemont),製程更終於來到10nm,並且可能支援DDR5、PCIe 5.0等,令人相當期待效能的進步能否全面勝過對手。 近日有網友發現多款Alder Lake-S新樣品測試,該核心時脈為1.8/4.0GHz(最終販售版本可能會更高),具備1.25MBx10 L2快取、30MB L3快取,核心更是Rocket Lake-S翻倍來到16C,不過32T應該可能是錯的,因為Alder Lake-S的8+8大小核當中僅大核支援超線程,小核並不支援,理論上Alder Lake-S應為24T,另外可以確認的是Alder Lake-S確實支援了DDR5,也代表要升級第12代處理器的玩家們,勢必連記憶體都要一起升級了。 Alder Lake-S可以說是讓人越來越期待,若玩家沒有急迫性需要升級電腦,雖然第12代要升級的周邊不少,但以效能來看,小編認為還是跳過第11代鎖定第12代會比較實際(完全不考慮A家只買I家的話)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到底給誰外包?是台積電還是三星?或許Pat Gelsinger在2月上任後才能分曉
新的一年,Intel似乎想要大刀闊斧,一改現下產能不足、製程技術發展又延宕、委靡不振的近況。 日前傳出,Intel將把旗下處理器晶片的部分代工交由台積電或三星來生產,但到底由誰搶下這份超大訂單? 由彭博社當時報導,Intel原本要在1月21日的財務會議上宣布,但如今又有消息指出,Intel將可能延後公布,讓接手的Pat Gelsinger在2月15日上任後再做說明。 但根據最新報告,三星製程至少落後台積電3年,且台積電是純晶圓體代工並沒有任何處理器的研發,少去了競爭上的斤斤計較,在作業上也不會有商業機密外洩之虞,反觀有處理器設計業務的三星,加上副會長李在鎔,因涉嫌向南韓前總統朴槿惠等人行賄,遭首爾高等法院於1月18日時判處2年6個月徒刑,不給緩刑並且當庭羈押,原預計在前任會長李健熙病逝之後接棒的李在鎔,今次二度入獄,三星除了群龍無首外,Intel可能會因社會形象而有諸多考慮,或許只能拿到Intel的少部分訂單,大多數可能還是由台積電拿下。 而新官上任是不是就真的得來個三把火?Intel在更換執行長的新聞稿中,重申本已延宕7奈米製程,如今已取得「顯著進展」,並且根據《Oregonian》消息指出,即將上任的Pat Gelsinger在一次與Intel全公司都參加的直播會議中,向全體員工信心喊話:為PC產業打造出更好的產品,比位於庫比蒂諾的「Lifestyle Company」的所有產品都還要好。 難不成這言下之意是指,Intel已經將這間庫比蒂諾的「Lifestyle Company」所研發的、專屬Mac系列的Apple Silicon 處理器,視為對手,並且承認目前不如它嗎?(看來Apple說分就分、不是沒有原因的XDDD) 不過即使Pat Gelsinger力挽狂瀾,成功帶領Intel重返榮光,但在如今10奈米產能不足、7奈米難產(即使Intel已經說有大進展了)的情況下,對比已開始量產5奈米晶片,且已經著手開發3奈米製程、預計在2022年量產的台積電來說,Intel的製程已經嚴重落後2年以上。 有趣的是,微軟、Amazon、Google也有消息流出正在效仿那間位於庫比蒂諾的「Lifestyle Company」,打算以ARM架構自行研發自家的處理器,若消息成真,並且研發與製作順利,可能將直接打落目前在X86架構神壇上的Intel,再加上新處理器發布的各種推遲,讓AMD大張旗鼓地攻城掠地,蠶食處理器市場。 而接任的Pat Gelsinger,究竟能不能拆除這顆只要剪錯一條線就會引爆的炸彈呢?但倘若拆彈成功,Pat Gelsinger肯定將在歷史上被記上一筆的!(觀眾們就坐等看續集怎麼發展囉~)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-
取代GT 710,NVIDIA悄悄推出入門級顯卡GeForce GT 1010
近日於NVIDIA GeForce驅動程式頁面中,可以看到全新入門級顯卡GT 1010的蹤跡,GT 1010如名稱所示為GeForce 10系列家族,採用Pascal架構,GPU晶片推測可能與GT 1030相同為GP108,但僅剩256 CUDA,時脈為1228MHz可提升至1468MHz,搭配64bit的匯流排介面與2GB GDDR5記憶體,TDP僅為30W無須額外電源。 這款GT 1010沒意外將會取代GT 710,售價方面應該也會與GT 710差不多,不過還不確定是否與GT 710一樣可以單獨購買還是屬於OEM卡。 GT 1010沒有經過特別宣傳就這樣默默地推出,會被發現更是因為有網友在尋找GTX 1050Ti驅動時所看到,畢竟該顯卡是較舊的Pascal架構,整體規格也沒有甚麼亮眼的地方,若要論效能可能跟內顯差不多(大哥GT 1030也僅是比內顯好上一些),用途上本來就不是拿來玩遊戲,主要是用來搭配沒有內顯的CPU讓電腦順利開機,所以會這樣悄悄上市也不意外。 GT 710也推出了快7年之久,中間900系列也沒有這類型的入門級顯示卡,或許是官方準備將過舊的架構淘汰,才會推出這張GT 1010來取代,至於未來會不會有20或30系列的版本也不好說。 以現階段推出的顯示卡版本來說,NV陣營玩家們的目光應該還是會放在目前Ampere架構的RTX 30系列,除了先前於CES 2021發布的RTX 3060將記憶體容量提高至12GB外,相信有不少觀望已久的高階玩家們還在等老黃端出CP值更高的旗艦級顯卡RTX 3080Ti,尤其看到RTX 3060擁有目前第二多的12GB記憶體容量(3090為24GB、其餘皆為8GB),RTX 3080Ti將搭載20GB記憶體的可能性就更加提升,期待未來RTX 30系列家族更加壯碩,才有更多的顯卡可以選擇。 ★沒新聞心癢?加入PCDIY!官方Telegram頻道: ☆「找嘸人」聊科技?加入PCDIY! Telegram討論群:
最多人點閱
-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:雙螢幕Zephyrus Duo 15、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
-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,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%!
-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、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,搭配10代Comet Lake-S處理器必備
-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,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
-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,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
- 《Bloomberg BusinessWeek》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,《Apple、Amazon、SuperMicro》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
- 這時脈很瘋狂!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.4 GHz?!
-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:NVIDIA技術簡報 (下篇)
-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/1G光纖上網來襲,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!
- 核戰開打!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,八核心Core i9-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!
- 筆電沒有網路孔?!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
- 疫情當前、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,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